:::

數位典藏

LLP客25客語大笑科李文古第四集呂金守編作

LLP客25客語大笑科李文古第四集呂金守編作
發行日
未知
發行公司
惠美唱片
曲目數量
2
曲目名稱
.李文古第四集1
專輯 .李文古第四集1 作曲 --- 作詞 --- 演唱 李文古
在戰後初期電視機尚未普及的時代,百姓大眾的娛樂多是以收音機和老式唱片為主。 因此使許多的廣播劇受到熱烈歡迎。客語發音的口語劇中,「李文古」 便是應時代相當受歡迎的一位人物。他的演出特色是對白有趣,並且穿插許多即興的客家山歌、小調在劇中,融合現代和傳統的詼諧說唱戲劇。 當時視訊不發達,民眾一般娛樂大部分來自聽收音機或唱片,就在那個時候,作曲家呂金守和萬巒鄉的李文光先生,錄製了客家口語經典劇「李文古」系列唱片, 特色是對白詼諧有趣,使用的俚語及雙關語更是令人驚艷,為時代代表的特色演出之一,「李文古」的唱片在客家鄉鎮造成風靡,家家戶戶在農忙之餘暇,庭前聚集左鄰右舍共享,對純樸的客家鄉親來說,是當時的一大享受。
大醉八仙二
專輯 大醉八仙二 作曲 --- 作詞 --- 演唱 國聲北管樂團
我國自古以來皆稱禮儀之邦,每逢神明出巡過年節慶盛典,亦皆有專用音樂以壯聲色。本樂曲乃為一般生日祝壽、廟會過場序曲之首選音樂,以傳統國樂演奏方式傳承之。 北管音樂部份根據學者綜合北管的分類,北管樂曲可分為絃譜、牌子、細曲、戲曲四大類。其中絃譜與牌子以器樂合奏為主,細曲與戲曲則是以聲腔演唱佔有重要地位。 簡而言之:絃譜以絲竹合奏為主。牌子以鼓吹樂器演奏為主。細曲以絲竹伴奏歌者,只唱曲不演戲。戲曲所佔數量最多,可與戲劇相結合的戲曲類樂曲。 其中戲曲還有古與新之分別,古路戲聲腔是「福路」、新路戲聲腔是「西皮」,古路戲伴奏樂器使用殼仔絃、新路戲使用吊規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