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數位典藏

KS1003北管 正三仙會

KS1003北管 正三仙會
發行日
未知
發行公司
國聲唱片
曲目數量
2
曲目名稱
正三仙會第一面
專輯 正三仙會第一面 作曲 --- 作詞 --- 演唱 豐原豐聲園北管樂團
七十年代前後台中國聲唱片公司,特別邀請在地的豐原豐聲園北管樂團演奏,灌錄一系列傳統北管黑膠唱片出版發行,《正三仙會》是其中最受歡迎的曲目之一。 上個世紀,台灣北管發展到七十年代,唱片公司發行十二吋長時間演奏黑膠唱片,主要給民眾使用於拜神祝壽、新年吹春、娶新娘、新居鬧廳節慶時播放音樂專用。 漢人傳統音樂,跟隨著漢人移民來到台灣,主要分成北管和南管兩個音樂系統。而根據學者對桃園地區傳統戲曲與音樂的調查,發現桃園傳統戲曲的演奏團隊極為豐富,又以北管、客家音樂與歌仔戲為主。 北管音樂部份根據學者綜合北管的分類,北管樂曲可分為絃譜、牌子、細曲、戲曲四大類。其中絃譜與牌子以器樂合奏為主,細曲與戲曲則是以聲腔演唱佔有重要地位。 簡而言之:絃譜以絲竹合奏為主。牌子以鼓吹樂器演奏為主。細曲以絲竹伴奏歌者,只唱曲不演戲。戲曲所佔數量最多,可與戲劇相結合的戲曲類樂曲。 其中戲曲還有古與新之分別,古路戲聲腔是「福路」、新路戲聲腔是「西皮」,古路戲伴奏樂器使用殼仔絃、新路戲使用吊規子。
勸孝歌下
專輯 勸孝歌下 作曲 --- 作詞 --- 演唱 蘇萬松
孝為百行首,詩書不勝錄。 富貴與貧賤,俱可追芳躅。 若不盡孝道,何以分人畜。 在戰後許多台灣社會快速發展,不可避免出現許多亂象,因此出現許多勸人向善的勸世歌曲也是時代中一個具代表性的分支。 一九六零年代是客家唱片第二個黃金時代,也是出版最多元、數量最龐大、人才最豐富的客家音樂最陽光、最燦爛、最輝煌的時期。 想要認識和理解客家音樂的過去和未來,一九六零年代客家黑膠唱片的錄音資料就是一個寶庫。